半个文化人的围裙

温瑞安:


胸怀天下真英雄,诗化武林巧书生——武侠四大家系列之三 鬼才温瑞安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1-02-16 蘇盈


胸怀天下真英雄,诗化武林巧书生

——武侠四大家系列之三 鬼才温瑞安


        温瑞安,武侠小说大师,笔名舒侠舞、温凉玉等。祖籍广东,1954年1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,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。曾创立“神州诗社”、《天狼星》诗社,任社长、总编辑。著有小说、诗、散文、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。1973年赴台湾深造,往来于台、马之间,并在台湾闯出了自己的名声。然而1980年却不幸被台湾当局以“涉嫌叛乱”的罪名同女友一起被捕入狱,其后飘泊一段时间,终于扎根于香港,且居住至今,创“自成一派文艺创作推广合作社”。温瑞安以“武侠小说的文学化”为己任,是继金庸、古龙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大家,其代表作有《神州奇侠》系列、《四大名捕》系列及《说英雄谁是英雄》系列等。

      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,金庸、梁羽生及卧龙生等作家的相继封笔,古龙等优秀作家的猝然离世,使温瑞安成为“古龙之后,独撑大局”(香港作家倪匡语)的武侠小说作家。他以《四大名捕》系列一鸣惊人,其后又推出《神州奇侠》系列,迅速掀起温氏旋风,一举奠定其武坛第一新秀之位,并开创出一个“后武侠时代”的新名词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,温瑞安更是成了热点中的热点。有人说他可以与古龙相比,更有人说他甚至可以与金庸相比。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说,众人口中的武侠四大家“金古温梁”中的温瑞安似乎还不足以与金庸、古龙、梁羽生三大名家并肩。对温瑞安的极力称赞和截然相反的贬斥,亦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武侠文坛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。然而无论是在香港、在台湾、在中国大陆,即使是在武侠小说已处于明显的不景气的时候,温瑞安的书却仍然畅销于市。不得不说,有“江湖少侠”之称的温瑞安在新派武侠承上启下的过程中,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及至1992年,温瑞安出版的著作居然多达382部——这是一个令人难似置信的数字,而当时温瑞安不过38岁。

        温瑞安的小说,中短篇较好,而长篇、超长篇则较差。甚至可以说,越短越好,而越长越差。温瑞安的长篇小说及超长篇小说,虽不能说没有完整的佳作,但大多是局部精彩而整体欠佳。温瑞安诗人气的多变及散文气的随意,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虽有帮助,但却有负面的影响,即不利于严谨的结构和布局。这不仅是一个才能的问题,更是性格与心态的问题。诗人气的温瑞安难免冲动太多、变化太快而使心气浮躁。这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当然不利 。更为不利的则是,温瑞安自信过人、任性亦过人,因而以他的才华,本可以克服某些缺陷而更上层楼,而最终却没能如此,那只能说是性格所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及其完整性、创造性的问题,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头号难题,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心理及思维习惯的问题。不仅俗文学是如此,纯文学创作亦是如此。正因为此,金庸的小说结构之精妙才称得上是一种奇迹,而温瑞安缺乏结构意识及结构才能,反倒是很正常的了。不能不承认的是,温瑞安想象力丰富,而且才华横溢。他的武侠小说创作,起点颇高,虽说小说的结构总有些问题,但他的故事,却仍有许多精美的典范。

        温瑞安最初在武侠方面尊金庸,走的却是古龙一脉,但同样有了许多创新与改革,比如公案小说《四大名捕》,比如内涵家国天下的《神州奇侠》,使武侠逐渐摆脱了单纯的江湖厮杀,这些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。而之后他亦摸索出自己的风格,并单成一派,其作品突出强调“文笔的独特” 与“人性的刻划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温瑞安写作功力深厚,文笔华丽,就辞藻而言,武侠界鲜有人能望其项背。而其善用的蒙太奇式的悬疑笔法,更是将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意味,于优美的笔调间深藏如刀锋一般的心机。此外,温瑞安作品中的打斗场面相当精彩,甚至有些惨烈,令人欲罢不能。比如《温柔一刀》、《血河车》(后改为《大宗师》)及《大侠传奇》等作品中的那些打斗,堪称是暴力中的美学。于是有人笑谈,温瑞安的作品情节曲折,场面惨烈,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无法继续读下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就人物塑造方面,无论是早期作品《四大名捕》系列中家喻户晓的神捕“无情”盛崖馀、“铁手”铁游夏、“追命”崔略商和“冷血”冷凌弃;还是《神州奇侠》系列中的权力帮帮主“君临天下”李沉舟、“袖里日月”柳随风;抑或是之后《说英雄谁是英雄》系列中“梦枕红袖第一刀”的苏梦枕、“想飞之心,永远不死”的白愁飞以及“谈笑袖手剑笑血,翻手为云覆手雨”的神通小侯爷方应看……无数个性鲜明的武侠人物,在温瑞安的生花妙笔下,各具魅力,各领风骚,无一不使人印象深刻。难怪有人说,他笔下的人物,无论是正派人士,还是反面角色,都能让人那么喜欢,那么欣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,温瑞安作品中的几大系列,及其中出现的各大门派和人物,甚至只是某种武功或兵器,其实都是相互关联的。哪怕只是在某一本中出现过的小人物,也很有可能成为另外一部作品中的重要角色。仔细阅读他的作品,你会发现,无论是以历史、派系,还是人物为主线,你都可以把这几部作品完整的串联出来。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温瑞安笔法的玄妙和思维的缜密。

        也许温瑞安的作品并没有金庸、梁羽生的厚重,却有着古龙的轻灵,但又不似古龙般的放荡不羁。他的书中更多的,是对人性的注重而非武功的描写。在他的笔下,武功的比较并不只限于武器,书画文章皆可为武;在他的笔下,人性,却是神秘的。他在尝试用一种迂回的方式,来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人性。而这,正是温书中的一个重要的看点。武功对战武功,人性对战人性。他将英雄的孤寂性、生命的内在觉醒和生命激情的洋溢、对于死亡的赞颂、豪情与感伤主义的充份融合,幻化成每一个字词中涌出的诗情画意。于是,正邪的对决,更似于一种诗化的意境;于是,看温瑞安的作品,更似于读一本诗歌,使人于诗情画意间品味诡异精彩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至于后期作品,大概是意图对自己有所突破创新吧,文风反而变得冗杂啰嗦,让很多读者不解甚至反感,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得到不少启示,或许这其实有了点偏于艺术家的偏执。总之,在其他三大家均无新作的现今,武侠界虽然新人辈出,但提及第一宗师,仍可以说是非温莫属。

        近年来,以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不计其数,其中尤以金庸的几部作品为甚,翻拍版本屡见不鲜,可谓琳琅满目。当然,其中也不乏经典之作,比如83和94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、91版孟飞主演的《雪山飞狐》、95版古天乐主演的《神雕侠侣》以及97版陈小春主演的《鹿鼎记》等等,都是非常经典的银幕作品。此外,梁羽生作品改编的84版《萍踪侠影》以及古龙作品改编的郑少秋版《楚留香》系列和86版万梓良主演的《陆小凤之凤于九天》也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04年电视剧版的《逆水寒》应该是温瑞安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中效果最好的了。由钟汉良扮演的顾惜朝甚至比原著中的角色描述更加“惊才绝艳”,令人过目难忘,堪称银幕经典。至于《四大名捕》系列,虽然至今已翻拍过八版,但仍如广大同仁所说,“如同看古龙小说也不要看电视剧一样,不值得一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纵观武侠之金古梁三位大师,金庸大气如宗师,可谓“天才”;古龙狂傲如怪杰,可谓“奇才”;梁羽生正义如侠士,可谓“英才”,而温瑞安,则如一身侠骨的书生,或可称之为一代“鬼才”了吧。至于如何取舍,读者,则自有不同。


参考文献:

《港台武侠小说五大家精品导读》 陈墨著

《我看武侠四大家》 文/楚文斐考研论坛

《一代鬼才温瑞安》 文/shyan TXT论坛



评论

热度(74)